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如何發掘和栽培有天賦的小孩

昨天看到這一篇文章,很有趣,先說我的不負責任結論吧。XD

- 原來檯面上的天才,像是臉書的 Zuckerberg,孤狗的 Brin,還有歌手 Lady Gaga 都是小時候就被發掘出來的天才,而且被刻意栽培過。
- 原來比 IQ test 還好用的智能測驗是美國大學入學考 SAT?
- 歐洲和亞洲的教育觀念還是有所不同,他們已經更進一步了。


緣起

1968 年,Dr. Julian Stanley 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位十二歲小孩 Joseph Bates。小孩因為覺得學校數學課不足以滿足他,他的父母便帶他去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上電腦課,但因為他不但會了,還教起其他比他年紀大的同學,於是那堂課的 instructor 就帶他去見 Stanley。

Stanley 的研究就是發掘天才,或者說是有天賦的小孩。他讓 Bates 寫了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 SAT,發現他的成績遠遠超過入學門檻,然後說服 JHU 的 dean 讓 Bates 以十三歲的年齡入學當大學生。


IQ scores vs. SAT

Camilla Benbow 是 Stanley 的研究生,她和她身為心理學家的先生 David Lubinski 在 1998 年 Stanley 退休後接手了他的研究。Stanley 對發掘天才的興趣是由一個心理學研究所激起的 -- Lewis Terman's 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從 1921 年開始,Terman 挑選天才的基礎是 IQ scores,但他找到的天才只有幾位在科學上有所成就,其他有名的諾貝爾獎的主,例如 William Shockley (IQ 129) 和 Luis Alvarez 都因為 IQ 成績過低而被排除。

Stanley 認為如果 Terman 有一個可靠的、可專門用來測驗 quantitative reasoning ability 的方法的話,就不會錯過 Shockley 和 Alvarez,於是他便換用 SAT 來當篩選天才的基礎。


SMPY (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

Stanley 開始了他的 SMPY 研究,Bates 是此研究的第一位學生,他稱他為 "student zero"。這個研究持續了 45 年,追蹤了五千多位天才的成就,發現很多已成為 high-achieving scientists。這個研究發表了超過 400 篇 papers 和好幾本書,意在講如何發掘和培養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方面的天才,以及如何激發他們最大的潛能,讓他們成為能改變世界的人。

1972 年,Stanley 找了他的第一批小孩,是在 Baltimore 地區 450 位 12-14 歲的青少年,讓他們做 SAT 的數學題目,之後五年又收了另外四批,皆是 SAT top 0.01% - 3% 的學生。SMPY 找到的第一批人現在正值他們人生的巔峰期,他們是 SAT 成績最高的那 1%,其中包括 Terence Tao 和 Lenhard Ng,這些人是由 SMPY 和 Stanley 後來(1980s)成立的 JHU 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 合作栽培的。臉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孤狗創辦人 Sergey Brin 和 Lady Gaga (Stefani Germanotta) 都曾經是 JHU Center 的一份子。

1976 年,Stanley 找了第二批,563 位十三歲,SAT top 0.5%,特別的是他們的 SAT 是專注在空間能力上(spatial ability),理解物體彼此之間的空間聯繫。之後在 18, 23, 33 和 48 歲時的追蹤,發現 spatial ability 和擁有的專利數和發表的研究數量有正向關聯,顯示 spatial ability 在創意和技術研發方面有很大的影響。


天賦 vs. 努力

雖人很多人說勤能補拙(expert performance is built mainly through practice),但 SMPY 的研究說了相反的結果 -- "early cognitive ability has more effect on achievement than either deliberate practice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重要的是如何栽培一個有天賦的小孩。

不過這個論點還是有不少爭議,因為並不是每個 gifed children 最後都有不錯的成就,表示還有其他因素,例如個人的個性或學習的動力。而用來挑選天才小孩的 SAT 或 IQ scores 也只能當個參考,無法準確判定一個小孩是否有天賦或者是天才,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考試成績,也因此不能用成績高低來限制小孩的發展和學習。


資源分配

各國在過去幾年有不同決定,中東和亞洲把注意力和大筆資源放在 STEM 學生上面,但在歐洲,學者和教育計畫從培育有天賦的小孩(gifted children)轉向包容更多小孩(inclusion**),英格蘭取消了他們的 National Academy for Gifted and Talented Youth,把資源轉移到窮困的學生上面,讓他們能上頂尖的大學。

**註:原文是 "the focus has moved more towards inclusion",我覺得 inclusion 這個字用得很好,有點是在跟 exclusive for talent 做對比,但不知中文要用什麼字才能貼切形容。

這讓我想到我們實驗室的一位同學(中國人已是媽媽)形容加拿大教育和華人教育的不同,華人教育是追捧成績好的或 outstanding 的學生,成績不好的就管他的;加拿大教育是希望照顧到全部小孩,不要落下任何一個,會為了讓他們懂而減慢進度,所以前面的學生可能會覺得上課有點無聊。


如何培養有天賦的小孩

有些人覺得跳級會讓小孩失去社交生活或社交能力,但其實讓小孩跳級,和跟他程度相當的同學相處,反而會讓他們比較自在。

Benhow 和其他學者給了幾點建議:

* 讓小孩多接觸各種經驗
* 當小孩展現出強烈的興趣或天賦時,給予機會讓他們繼續發展。
* 給予知識上和情緒上的支持
* 幫小孩建立 growth mindset -- 讚賞他們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 鼓勵小孩接受挑戰,並且勇於接受失敗。
* 不要貼標籤,給他們天才的標籤反而會讓他們有情緒上或心理上的負擔。
* 和老師溝通,盡量滿足小孩的需求,他們可能需要更有挑戰性的課程或多一點自由的私人空間。
* 做能力測驗,可以用來證明小孩需要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原文:Tom Clynes, How to raise a genius: lessons from a 45-year study of super-smart children. Nature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