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新冠病毒(SARS-CoV-2)的檢測 -- qPCR 和抗體

目前的檢測都是以用 qPCR 檢測病患體內是否有武漢病毒的 RNA,這個方法的問題是耗時耗力,尤其是 RNA extraction 相對來講比 DNA 困難不少,是個瓶頸。另外,復原的患者裡沒有病毒後就測不到 RNA,只能針對目前正被感染的患者,而非康復後的患者,如果患者康復了,那感染的源頭或是中介者就斷了。

目前用 qPCR 檢測的目標基因是 N gene, E gene 和 RdRp gene,它們轉譯後的蛋白為 nucleoprotein (N protein), envelope protein (E protein) 和 RdRp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關於這個病毒的 background info 請參考這篇:關於武漢病毒(SARS-CoV-2) Cryo-EM 那篇論文的閒聊


Figure / SARS genome (ViralZone 2020)

之前 BC CDC (BC 省疾管局)內部的 seminar 裡有提到他們檢測的流程為先用 qPCR 檢測是否有 RdRP 和 E gene (~24hrs),再檢測是否有 N gene (2hrs),然後送定序 RdRP (8-16 hrs),都顯示 positive 後最後送 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 (NML) 確認(24-48hrs)。後來我在 CDC 工作的朋友說,現在已經不用送 NML,BC CDC 檢測為陽性就直接公佈了,所以 24 小時內就可以知道結果。(註:NML 為加拿大唯一的 P4 Lab,位於 Winnipeg, Manitoba。)


Figure / The 2019-nCoV Novel Coronavirus –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re finding out (BC CDC)

除了檢測病患的病毒 RNA,另一個方法就是測體內的抗體,感染病患在免疫系統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製造對抗病毒的抗體,因此即使患者復原了,也可以透過檢測體內的抗體得知其是否曾經感染過病毒,例如浙江台商,另外用抗體檢測也比較省時省力。

新加坡大學 NUS 和美國 Duke University 合作抗體檢測,並在這週二發表了他們的成果。新加坡在一月時發生了兩起教會的群聚感染,一月 29 號的時候有位年輕男士感到身體不適,但找不到感源。另一個教會則是在一月 19 號的時候有位來自武漢的訪者,後來往回追接觸史的時候發現,年輕男士在一月 25 號的農曆年慶祝活動裡,同時參加活動的一對夫妻曾經接觸過那位武漢訪者。那對夫妻在一月 25 的時候出現症狀而去醫院,但因為症狀輕微並沒被診斷為武漢肺炎。發現了年輕男士和這對夫妻的連結後,這對夫妻在二月 18 號送去 CDC 檢測,不過那時那對夫妻已經康復了,檢測人員認為可能測不到病毒的 RNA,於是除了用 qPCR 檢測外,同時也做了抗體測試。沒想到,先生的 RNA 檢測為陽性,於是隔天被送醫隔離,而太太的檢測則是陰性,不過數日後的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夫妻兩人皆為陽性,表示兩人體內皆有武漢病毒的抗體,太太也曾經感染過病毒。

他們從康復患者的血液檢體裡發現到辨識病毒 S 蛋白(spike protein)的抗體,而這些抗體在實驗室中顯示可以阻止病毒殺死細胞。同時,他們合成的病毒蛋白也可以被患者血裡的抗體偵測到。不過,用抗體檢測需要注意它的 specificity,因為武漢病毒和 SARS 的蛋白很像,可能會出現 cross-reactivity 的問題(也就是抗體同時可以檢測到 SARS 和武漢病毒的蛋白),所以必須要確定檢測的抗體只會辨識武漢病毒的蛋白,而新加坡和杜克大學研發的抗體測試可以分辨兩個病毒的蛋白,也就是只會對武漢病毒的蛋白有反應。

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很熟悉,沒錯,中研院之前也公佈過他們可以在浙江台商的血裡測到武漢病毒的蛋白,不過他們測的是 N 蛋白(nucleoprotein)。


【 名字改來改去,武漢病毒到底叫什麼?】

病毒和其引起的疾病命名方式分為三個等級:(ICTV - Naming the 2019 Coronavirus)

1. 疾病名(disease name):由 WHO 病名,例如這次的武漢肺炎被 WHO 命名為 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2. 病毒名(virus):由病毒學家命名,例如這次的武漢病毒是由 ICTV 裡的冠狀病毒學家命名為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3. 病毒分類(species):由 ICTV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將病毒分類,跟動物的界門綱目科屬種一樣,病毒也由大至小分成 family (名字尾巴是 -dae), subfamily (名字尾巴是 -nae), genus (名字尾巴是 -virus) 和 species (可能前面加個宿主名,例如 canine, porcine 等等的,或是後面加個 type 1, type 2 之類的),另如這次的冠狀病毒就是 Coronaviridae (family) - Orthocoronavirinae (subfamily) -Betacoronavirus (genus)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species)。

ICTV 發表的命名武漢病毒的 papers:

AE Gorbalenya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The species and its viruses – a statement of the Coronavirus Study Group. bioRxiv (2020)

Coronaviridae Study Group of the ICTV, The specie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classifying 2019-nCoV and naming it SARS-CoV-2. Nature Microbiology (2020)


Article:

Science / Singapore claims first use of antibody test to track coronavirus infections (Feb 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