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抗新冠病毒的 T cells 和抗感冒冠狀病毒的有 cross-reactivity

另外兩篇關於 T cells 對新冠病毒反應的研究,一篇是分析健康個體和新冠患者的 T cells,一篇是分析未感染者體內對新冠病毒有反應的 T cells,看看他們和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是否有 cross-reactivity。

刊在 Science 的那篇之前已經有一篇發表在 Cell,同樣是分析健康個體和 COVID-19 康復患者的血清,然後發現所有康復患者都有可辨識新冠病毒 Spike protein 的 CD4+ (helper) T cells,T cells 的反應程度和 IgG 量成正向相關,然後七成的康復患者有可對抗新冠病毒的 CD8+ (killer) T cells,而且反應強烈。康復患者除了帶有可辨識 Spike protein 的免疫細胞外,他們也帶有可辨識其他病毒蛋白的 T cells,像是 M protein 和 N protein。

相關文章: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 T 細胞的免疫反應

在之前的研究裡,他們同樣也分析了疫情前採集到的血清,同樣帶有可辨識新冠病毒的 T cells。

「他們檢測了於 2015-2018 年採樣到、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的血液檢體,結果發現其中有 40% - 60% 含有可以辨識新冠病毒的 helper T cells,不過和康復患者不同的是他們的 T cells 反應雖然也是以 Spike 為主,但幾乎沒有對 N protein 或 M protein 有反應的 T cells,次主要的是 NSPs (non-structural proteins)。而之所以會有這些 T cells,可能是因為這些人之前感染過其他種類的冠狀病毒,cross-reactivity 使他們體內也有能辨識新冠病毒的 T cells。研究者們認為這是之前感染其他四種引起感冒症狀的冠狀病毒時產生的,因為這些血液檢體裡都有針對至少其中三種常見冠狀病毒的 T cells,血清檢測也顯示全部都有 HCoV-OC43 和 HCoV-NL43 Spike protein 的 IgG 抗體,表示大多數人都感染過常見的四種感冒冠狀病毒,而且至少感染過超過三種,而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感染到新冠病毒後都只是輕症或無症狀。」

註:常見的四種感冒冠狀病毒為 NL63, 229E, OC43 和 HKU1。

這和後來瑞典,以及 Duke-NUS 的研究結果相似,未感染者的體內有可辨識 Spike 和 NSPs 的 T cells,但是極少有可辨識 N protein 的。那這些對新冠病毒有反應的 T cells 是哪裡來的呢?是因為感染過感冒冠狀病毒而得來的嗎?如果是的話,表示抗普通冠狀病毒的 T cells 和抗新冠病毒的 T cells 是有 cross-reactivity 的。他們後來發表在 Science 的這篇研究,就是分析未感染者體內的 T cells 可辨識的新冠病毒蛋白有哪些,另一篇德國研究團隊發表在 Nuture 也做了類似的分析。(德國的這篇之前已先發表在 medRxiv)

相關文章:輕症及無症狀患者帶有可對抗新冠病毒的 T cells

他們用 2018 年採樣到的血清去掃新冠病毒的蛋白片段,看對哪些片段有反應,大部分對病毒蛋白有反應的為 CD4+ T cells,少數為 CD8 T cells,和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用來測試 T cells 反應的病毒片段分為兩組,一組是 Spike 的片段,一組是非 Spike 的片段,能被 T cells 辨識的片段大約是個一半。T cells 有反應的 Spike 那一半只有 11% 的目標是 RBD,而非 Spike 的那一半則大多是 NSPs,並且沒有對 M proteins 有反應的。相較之下,COVID-19 患者的 CD4+ T cells 則是對 M proteins 有強烈反應。

ok, 那這些疫情開始前一年的血清到底是為什麼有抗新冠病毒蛋白的 T cells?到底是不是因為和其他普通的感冒冠狀病毒有 cross-reactivity?他們發現這些血清裡的 T cells 都對常見的感冒冠狀病毒有反應,包括了 NL63, OC42 和 HKU1。另外,有 57% 的 cross-reactivity 在於那些蛋白片段有 >67% 的相似度。

相關文章:未感染過新冠病毒或 SARS 的人也有對抗新冠病毒的 T cells

下面這個 podcast 是對這篇研究的討論:Immune 34 - Coronavirus cross-reacting T cells



如果對免疫細胞實驗不了解的,podcast 裡解釋滿清楚的,下面幾點是我筆記到的:

1. 未見識過新冠病毒的 naive T cells 被新冠病毒的蛋白片段刺激後(1st boost),會轉變成 memory T cells,memory T cells 如果再度接受刺激(2nd boost),則會快速繁殖(proliferation),因此如果未感染者血清內的免疫細胞接受新冠病毒的蛋白片段刺激後便快速繁殖,表示他們體內已有可辨識新冠病毒的 T cells。

2. MHCI 和 MHCII 辨識的 peptide 長度不一樣,MHCI 主要表現在 CD8+ T cells,能夠抓到 peptide 長度是 8-10 個氨基酸;MHCII 表現在 CD4+ T cells,辨識的則是 13-18 個氨基酸長,因為他們用的 peptide 長度是 14-15 個氨基酸長,所以抓到的主要是 CD4+ T cells,這並不表示未感染者體內沒有 anti-Spike CD8+ T cells,而是這個實驗設計本身就是以釣出 CD4+ T cells 為主。

3. 因為人體內的 CD4+ T cells 有兩種:未見識過新冠病毒的 naive T cells 和見識過新冠病毒的 memory T cells,如果這些 2018 年採集的、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的血清內有可辨識新冠病毒的 T cells 是因為和其他冠狀病毒的 cross-reactivity 而產生的,則需要確定它們是 memory T cells,怎麼確定?Naive T cells 和 memory T cells 表面的 markers 不一樣,所以可以用來辨識是哪種。

德國的那個則是比較了 COVID-19 患者的血清和健康個體的 T cells 對新冠病毒的反應,83% 的患者對 Spike 有反應,35% 的健康個體對 Spike 有反應(健康個體的 PCR 和血清檢驗為陰性)。雖然 COVID-19 患者和健康個體的 T cells 都可以辨識 Spike,但是有些差別。COVID-19 的 T cells 對 Spike S1 和 S2 domain 的反應程度差不多,但健康患者對 C-terminal 的 S2 反應比較強烈,而這個部分和其他常見的感冒冠狀病毒相似度很高,於是他們測了健康個體血清裡的抗體,發現所有健康個體都帶有常見的冠狀病毒,而且是四個全帶。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小朋友不易感染新冠病毒,因為學校不時有感冒冠狀病毒傳來傳去,大部分的小朋友應該都有抗冠狀病毒的免疫細胞惹。XD

相關文章:感染過冠狀病毒是否就免疫了呢?

「當時參與研究的志願者中,只有 11% 體內沒有抗體,顯示在當時的年代(1961-1977),這株冠狀病毒非常普及。當一年後再讓這些志願者感染這株病毒,看看抗體是否還有保護作用,發現抗體對同株的病毒有保護作用,但對相近病毒(也就是同樣是 alphacoronavirus,但是不同病毒株)只有部分的保護作用。後來有篇研究(Callow et al, 1990)顯示,如果體內抗體量不夠的話,229E 的康復患者可被二次感染。參與此研究的志願者在感染病毒一週後,IgG 開始上升,然後在十四天時達到高峰,一年後再測的時候抗體量仍然比感染前高,當再一次接受感染挑戰的時候,雖然約有一半的人被二次感染,但都沒有症狀。另外,第一次感染的時候,在前五到六天都測得到病毒,而二次感染時,只有前兩天測得到病毒,顯示病毒被清掉的很快。」



所以,到目前大概知道了什麼?

1. 未感染的健康個體雖然沒有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但是有可辨識新冠病毒的 T cells。COVID-19 患者的 T cells 幾乎對所有新冠病毒的蛋白都有反應,包括 Spike, M & N proteins,以及 NSPs,但未感染者則是以 Spike 和 NSPs 為主,對 N 沒什麼反應。

2. 有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感染過常見的感冒冠狀病毒,體內已有抗冠狀病毒的 T cells,由於有 cross-reactivity,因此這些 T cells 也可以辨識新冠病毒。

3. Cross-reactivity 的部分目前知道的可能有 Spike S2 和一些 NSPs,homology 可能要高於 67%,cross-reactivity 才會比較高。


未感染者體內雖然有可辨識新冠病毒的 CD4+ T cells,但並不表示它們有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是 helper T cells,並沒有消滅病毒或感染細胞的實質功能,所以我還滿想知道未感染者體內是否有 CD8+ T cells。



原論文:

J Mateus et al, Selective and cross-reactive SARS-CoV-2 T cell epitopes in unexposed humans. Science (2020)

J Braun et al, SARS-CoV-2-reactive T cells in healthy donors and patients with COVID-19. Nature (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