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食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食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你以為只有人類是飽暖思淫慾嗎?老鼠也是!

食物和性愛,如果只能選一個,你選哪個?

動物先天的生理行為除了吃喝拉撒睡外,還有社交和交配等等,人類的選擇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對動物來說,哪個比較重要呢?

側下視丘(lateral hypothalamus)是進食中樞


大腦中的側下視丘(lateral hypothalamus, LH)是進食中樞,因為裡面有會分泌瘦體素(leptin)的神經元,而瘦體素又和食慾有關。

德國科隆大學(University of Cologne)的神經學家 Korotkova 和其團隊想知道老鼠的選擇,於是研究了側下視丘中的神經元,看看分泌瘦體素的神經元是如何影響進食和非進食行為,例如社交和情慾交流,以及怎麽影響食物和社交在老鼠心中的優先順序。

研究人員將顯微鏡固定在老鼠頭上,利用光遺傳學(optogenetics)來觀察側下視丘中表現瘦體素素受體(leptin receptors)的神經元(LepR-expressing LH neurons, LepRLH),以及分泌神經調壓素(neurotensin, NtsLH)的神經元的活動,這樣當老鼠探索環境和進行社交活動時,就可以觀察個別神經元的活動。

瘦體素神經元和報復性飲食


瘦體素是一種抑制食慾的激素,通常是在能量飽滿時產生的。它會讓動物有飽足感,不再繼續攝取能量,而飽足感可以讓動物將注意力從食物上重新集中到其他事情上。

他們用影像來觀察老鼠側下視丘裡的瘦體素神經元對食物的反應,看有食物的時候,哪些神經元比較活躍,或是被抑制。

老鼠先是有吃不完的食物和水,讓牠們進入飽足的狀態,接著節食 24 個小時(急性節食),之後讓牠們有兩個小時的吃到飽時間,然後再讓牠們節食五天(慢性節食),在每個階段都觀察牠們的進食行為,以及神經元的反應。在老鼠處於吃到飽環境的時候,也同時觀察牠們的進食行為,並分成兩種:一種是吃得比平均多的不節制老鼠,另一組是吃的比較少的有自制力老鼠。

他們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瘦體素神經元不只會對食物有反應,當老鼠吃多了的時候也會有反應。其中有的神經元在看到食物的時候會被激發,也就是 food-excited LepR-LH neurons,這時候會產生飽足感,並降低食慾;有的瘦體素神經元的則是被抑制,即為 food-inhibited LepR-LH neurons,這時候會增加進食。

他們也發現在急性節食後,雖然體重減少了 5%,但之後有輕微的報復性飲食。而節食五天後,體中雖然減了 15%,但後的報復性飲食比較高。另外,不節制老鼠在節食後,leptin receptor-expressing (LepRLH) 神經元會被抑制,報復性飲食的情況也比自制力老鼠嚴重。如果用燈光去激發瘦體素神經元的話,可以抑制報復性飲食。

由此看來,瘦體素很重要。

他們把瘦體素打進老鼠體內後,跟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瘦體素降低了老鼠的進食。在和節食後再看到食物後會有反應的神經元比較後,發現瘦體素會激發那些會被食物激發的神經元。

瘦體素也會影響飲水多寡


接者,他們想知道瘦體素神經元除了調節進食外,是不是也調節進水。

他們一樣先讓老鼠無限暢飲後限制他們喝水,造成牠們生理上需要水的情形,然後觀察瘦體素神經元的反應。

他們發現不管生理上有沒有缺水,神經元都會對水有反應。在生理缺水的情況下,水選擇性(water-selective)的神經元會被抑制。如果這些神經元被激發的話,就算老鼠渴了也不太會喝水。

食物和情慾交流之間,老鼠選擇哪個?


瘦素會讓人感到滿足,會因此讓老鼠改變選擇嗎?

他們發現,被注射瘦體素的老鼠,除了飲食減少外,社交活動卻增加了。他們想知道,食物、水和情慾交流在老鼠心中的排序是如何,是否也是被瘦體素調控。

他們把公鼠放在一個有食物、有水、有妹子的環境,看看瘦體素神經元有何反應。

他們發現老鼠吃飯時,LepRLH 神經元會被抑制,但當老鼠與未來有可能一起啪啪啪的異性(潛在啪啪啪夥伴)進行互動時,同樣的 LepRLH 神經元中有 60% 會被活化,而當老鼠與相同性別的老鼠互動時,這些神經元並沒有被活化。

有趣的是當他們刺激 LepRLH 神經元的時候,吃到飽老鼠幾乎不受影響,但突然沒宵夜吃而很餓的老鼠吃東西的速度不但變慢外,還會花更多時間與潛在啪啪啪夥伴進行社交。而一直被節食而長期處於挨餓狀態的老鼠,LepRLH 神經元被活化後的食慾並沒有因此改變。

令人訝異的是就算老鼠被餓了一天,只要用光啟動瘦體素神經元,老鼠會在性和食物之間選擇性。不過,如果餓了五天的話,食物還是比較重要,因為餓到沒力氣的話,就算有性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有沒有和受體素相反的神經元呢?研究團隊發現有的神經元會分泌一個叫神經調壓素(neurotensin)的賀爾蒙,刺激這些神經元的話,老鼠會在水、食物和情慾交流之間選擇水。



Articles:

Nature | Sex, food or water? How mice decide (2023)

Technology Networks | Mice Choose Sex Over Food, Even When Hungry


Publications:

A Petzold, HE van den Munkhof, R Figge-Schlensok & T Korotkova. Complementary lateral hypothalamic populations resist hunger pressure to balance nutritional and social needs. Cell Metab (2023) DOI: 10.1016/j.cmet.2023.02.008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糖尿病藥物 metformin 有減重效果也是因為~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之前發現,劇烈運動過後會讓人沒有食慾,原因是體內產生大量的 Lac-Phe (N-lactoyl-phenylalanine),是乳酸(lactate)和氨基酸 phenylalanine (Phe) 結合後的代謝物,會抑制你的食慾,有潛力成為新型的減肥藥物,而在他們最新的研究裡,發現用來控制血糖的糖尿病藥物 metformin 也會使體內的 Lac-Phe 增加。

相關文章:劇烈運動後為什麼會沒食慾?



在這篇研究之前,metformin 作用的機制並不清楚,但患者使用藥物後的第一年,體重會減輕 2%-3%,雖然跟減肥神藥 semaglutide 可以減到 15% 以上不能比,但是效果是可重現的。

metformin 的減重機制


由於乳酸和 Lac-Phe 之間的關係,讓他們想到 metformin 也許也是透過 Lac-Phe 而出現減重的效果,因為 metformin 之所以可以降血糖,是因為它是透過抑制 complex I 來促進葡萄糖分解,進而產生大量的乳酸。研究團隊發現肥胖老鼠在用了 metformin 之後,血液中的 Lac-Phe 上升了,而且也吃得比較少,最後在九天的實驗中體重減輕了約兩克。近一步探究,他們發現 Lac-Phe 增加的來源是是腸道裡表現 CNDP2 (cytosolic nonspecific dipeptidase 2) 的上皮細胞,CNDP2 是讓乳酸和 Phe 結合產生 Lac-Phe 的酵素,缺少 CNDP2 的老鼠,吃了 metformin 後體內 Lac-Phe 不會上升,也沒有減重效果。

他們也分析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 metformin 前和使用 12 個禮拜後的血液,也同樣發現血液中的 Lac-Phe 在使用 metformin 後顯著增加了。另外,在一個大型的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試驗中,有使用 metformin 的患者血液中的 Lac-Phe 也比沒使用藥物的人高很多。



雖然 metformin 的減重效果沒減肥神要那麼好,但它是使用已久的口服藥,現階段或可當作另一個選擇。



Articles:

Weight loss caused by common diabetes drug tied to “anti-hunger” molecule in study | News Center | Stanford Medicine


Paper:

S Xiao, VL Li, X Lyu et al. Lac-Phe mediates the effects of metformin on food intake and body weight. Nat Metab (2024) DOI: 10.1038/s42255-024-00999-9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關掉你的食慾

你有即便不餓,也想狂吃的時候嗎?吃東西不只是為了果腹,很多時候,也只是想享受生活。

老鼠跟人類一樣,會沈溺在美食裡,水和糖水,牠們會選擇糖水。最近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CSHL)的研究團隊發現,控制恐懼感的大腦杏仁核裡有一組神經細胞,會讓老鼠在不餓的情況下也大吃高脂和甜食,一種叫享樂飲食(hedonic eating)的行為,也就是吃東西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快樂。這些細胞在杏仁核裡一個叫 IPAC (interstitial nucleus of the posterior limb of the anterior commissure) 的區域,之前有研究顯示這區有大量的 neurotensin (Nt, 一種 neuropeptide),如果在大腦的某些區塊輸入 Nts,便可以調控飲食、體溫和活動等等,表示 Nts 和體內能量的攝取和使用有關,於是研究團隊想知道杏仁核裡表現 neurotensin 的神經細胞是否也和能量的攝取和使用有關。

他們給節食候的老鼠不同的食物,看哪種食物會讓 IPAC 裡的 Nts 細胞活躍起來,發現不管在味覺還是嗅覺上:

普通飼料 vs. 高脂飼料:高脂勝

水 vs. 糖水:糖水勝

礦物油(mineral oil) vs. 黑白巧克力:白巧克力勝



有一種說法是:飢餓會讓食物更美味,是一種飢餓效應(alliesthesia)。的確,飢餓的時候,老鼠更傾向於吃垃圾食物,IPAC Nts 神經細胞對高脂食物的反應也比在不餓的時候更活躍。那在不餓的情況下,Nts 神經細胞的啟動會讓老鼠吃過量嗎?還會一樣選擇垃圾食物嗎?

研究團隊在老鼠的 Nts 神經細胞裡送進了表現感光蛋白(channelrhodopsin)的基因,可以用光啟動 Nts 神經細胞,結果在老鼠飽足的狀態下,如果用光啟動這些神經細胞,老鼠的進食量就增加了,給牠們不同的食物做測試,也是:

白巧克力勝!

高脂肪食物勝!

除此之外,這些老鼠的活動量還變低了,整個就是個多吃少動的狀態。

但是,當他們抑制了這些神經細胞的活動後,老鼠對高脂食物的攝取量變少了,對糖水的偏好也降低了,而且活動量還增加。這些老鼠不再受高熱量食物引誘,不再為了享受而吃,而是為了生存而吃。他們快樂的吃健康的食物,只吃夠維持生體運作得食物量,也變得比較健康了。

作者表示,一旦啟動這些神經細胞,就會不停的想吃高熱量食物。大部分在治療過重(obesity)的人,很少能夠成功長期控制體重,市面上雖然有藥物,但都有副作用,如果可以把這些神經細胞關掉,也許就可以控制食慾?他們的下一個計畫是看看如何可以操控這些神經細胞,除了看看這些細胞對不同的食物是否有不同反應外,也想知道是否可以藉著調控這些細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