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lipid nanoparticle (LN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ipid nanoparticle (LN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2月3日 星期五

微整形美容新科技 - mRNA 抗老除皺

mRNA 除了用來當疫苗,還可以用來微整形。現在的除皺微整形有肉毒桿菌、電波拉皮和玻尿酸等等,可能過不久後就會出現 mRNA 除皺。XD

目前的 mRNA 疫苗是用脂質奈米微粒(lipid nanoparticles)運送 mRNA 進入細胞,但是這會引起免疫反應。德州大學阿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產生胞外體(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的技術,可以用來運送 mRNA。

什麼是胞外體(外泌體)?


胞外體是由細胞分泌出來的囊泡,是人體細胞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東西,胞外體包括外泌體(exosomes)和 microvesicles,是細胞用來運送大分子物質,例如核酸(nucleic acids)和蛋白質等等。由於是自然產生,所以不像現在 mRNA 疫苗用的 NLP (nanoparticle) 會引發不必要的免疫反應,可以打入體內多次,並且可以以用來運送很大的人類基因和蛋白。

現在可以用簡單便宜的方式讓細胞產生大量的 EV,而且夠大的足以打包大的基因或蛋白質。研究團隊研發的一種細胞奈米穿透 cellular nanoporation (CNP) 技術可以在細胞膜上打奈米級的小洞,然後把 mRNA 送進細胞內,使細胞可以把 mRNA 包進將被分泌出的胞外體中。

結合胞外體和 mRNA 技術恢復你的膠原蛋白


導致老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陽光照射,紫外線破壞了皮膚裡的膠原蛋白,而老化的細胞也會停止生產膠原蛋白,使皮膚產生皺紋。研究團隊想知道是否可以利用 mRNA 技術使細胞製造膠原蛋白,改善老化的現象。

研究團隊用紫外線照射無毛老鼠六十天,使牠的皮膚老化產生皺紋,然後用胞外體做為送膠原蛋白(COL1A1) mRNA 的載體,打入老鼠的皮下細胞裡。控制鼠則是用常用的 A 酸(0.05% retinoic acid)治療,另有部分老鼠則是沒接受除皺治療或是沒接受紫外線照射,然後用顯微鏡觀察老鼠的皺紋數量。

經過 28 天共五次(Day 0, 4, 7, 14, 21)低劑量的治療後,老化鼠的皺紋在治療第七天後開始減少,在第 14 天開始平均皺紋數和沒經過紫外線照射的一樣,比用 A 酸治療的老鼠皺紋數少了一半。不過除皺的效果在四週後就漸漸消退,然後在 56 天後皺紋數量就和治療前一樣了。由於效果只維持四週,研究團隊想要讓效果維持久一點,他們用了微針貼片以均勻地注射 EV 進老鼠的深層真皮層,打一次一劑十五分鐘可改善膠原蛋白的生產,結果效果延長了一倍,可以維持近兩個月。

跟 NLP 相比,EV 不會引起免疫反應,老鼠施打後也沒有產生紅腫的反應。不過,目前的技術還無法使胞外體針對特定的組織細胞,大量生產胞外體也是個挑戰。



Article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 Scientists develop novel mRNA delivery method us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New Scientist | Anti-wrinkle patch uses microneedle injections to restore skin

GEN News | mRNA Loaded Natural Delivery Vehicle Reduces Wrinkles in Aging Skin



Paper:

You et al, Intradermally delivered mRNA-encapsulat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collagen-replacement therap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3)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CRISPR-Cas9 基因治療(下)-- 遺傳性澱粉樣蛋白疾病 hATTR

CRISPR-Cas9 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此技術的發明者 Dr. Doudna 和 Dr. Charpentier 因此技術得了2020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Dr. Doudna 和 Dr. Charpentier 在 2012 年的時候先於 Science 發表了用 CRISPR-Cas9 基因編輯的成果,之後在 2013 年要把這個技術申請專利的時候,所屬的 Berkeley 大學和 MIT 的 Dr. Zhang 開始了專利之戰。接著,2014 年時 Dr. Doudna 成立了 Intellia Therapeutics,而 Dr. Charpentier 也已於 2013 年在瑞士成立了生技公司 CRISPR Therapeutics。

相關文章:CRISPR-Cas9 的專利大戰和爭議

CRISPR-Cas9 用於治療上,CRISPR Therapeutics 似乎搶先了一步,它和 Vertex Pharmaceuticals 合作研發了用於治療血液疾病的 CTX001,並於 2018 年開始了臨床試驗,2019 年五月時宣佈了用於治療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 cell disease, SCD)的乙型地中海貧血(transfusion-dependent β thalassemia, TBT)的第一、二期臨床試驗結果,那時最先是兩個臨床試驗各一位患者,兩位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也於今年一月發表在 NEJM [1]。

CTX001 治療是把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P)抽出來,利用 CRISPR-Cas9 調控血紅蛋白,再把修正過後的紅血球輸回病患體內。TBT 患者在治療前每年需要接受多次輸血,而在接受治療九個月後便不再需要輸血。SCD 患者在治療前每年會發生多次 vaso-occlusive crises (VOCs),在治療後便不再出現 VOCs。兩位病患在治療後觀察一年的期間內,HbF 都持續穩定的增加,雖然治療中都出現不適的情況,不過診斷過後排除是治療造成的 [1]。CTX001 已於 2019 四月拿到 FDA Fast Track Designation,Vertex 計劃在未來兩年內送 FDA,並於今年四月宣布給 CRISPR Therapeutics $900M 在研發、量產和上市上 [2]。

相關文章:CRISPR-Cas9 基因治療(上)-- 遺傳性血液疾病



相較於 CRISPR Therapeutics,Dr. Doudna 的 Intellia Therapeutics 今年六月才在 NEJM 上發表了其 NTLA-2001 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 [3]。NTLA-2001 是用來治療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hATTR)。ATTR 有兩種,一種是隨著年齡增長得病機率越大的 wild-type (senile) ATTR,另一種是罕見且會致命的遺傳性 ATTR (hATTR)。TTR (transthyretin, 轉甲狀腺素蛋白)是個只有 14 kDa 的小蛋白,主要功能是運送甲狀腺素(thyroxine)和視黃醇(retinol),在肝臟中和成後,通常以 tetramer (55 kDa) 的型態遊走在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和血液中。

Wild-type ATTR 是因為正常的 TTR 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不穩定,使得蛋白容易出現摺疊錯誤(misfold)的情況。摺疊錯誤的 TTR 無法組合成 tetramer,而是以 monomer 或 dimer 的型態存在,並且當這些 misfold monomer 碰在一起時,會變成 aggregates,跟造成阿茲海默症的 β-amyloid aggregates 一樣會堆積在組織細胞或神經細胞中,導致細胞死亡,稱為 amyloidogenesis [4]。hATTR 則是因為 TTR 基因突變而造成的,突變的 TTR 比正常的 TTR 更不穩定,更容易摺疊錯誤和堆積。

ATTR 主要發生在心臟和神經系統,目前用來治療 ATTR 的基因療法有兩個,皆已於 2018 年拿到美國 FDA 許可:Alnylam (Nasdaq: ALNY) 的 Onpattro (patisiran) [5] 和 Ionis Pharmaceuticals, Inc. (NASDAQ: IONS) 的 TEGSEDI (inotersen) [6]。Onpattro 用的是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aka RNA interference, RNAi),是第一個得到 FDA 許可的 RNA 療法,是利用 NLP (lipid nanoparticles) 把 siRNA 直接送進肝臟裡,使 TTR 的 mRNA 不能被轉譯成蛋白質,TTR 表現可以降低 80% [5-8]。TEGSEDI 則是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一樣是針對 TTR mRNA,使正常和突變的 TTR mRNA 被降解,無法轉譯成蛋白,同樣可以降低 TTR 表現 80% [6]。

Intellia Therapeutics 和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合作研發的 NTLA-2001 也是利用 NLP 把 CRISPR-Cas9 送進體內,使 CRISPR-Cas9 進入肝臟細胞後可以造成 indels (insertions or deletions) 阻斷 TTR 基因,降低 TTR 的表現和血液裡的 TTR 含量。Intellia 於於去年十月底宣布他們將在英國和紐西蘭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參與人數為 38 人,主要是檢測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7]。

今年六月底,Intellia 在 Peripheral Nerve Society (PNS) Annual Meeting 發表了第一期臨床試驗的期中報告,同時也發表在 NEJM,論文裡的參與人數為六位患者,分為兩組不同劑量:0.1 mg/kg 和 0.3 mg/kg。ATTR 患者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接受了一劑 NTLA-2001,然後在 28 天後測量其血清中 TTR 含量。結果顯示接受低劑量(0.1 mg/kg)的患者,其血清的 TTR 減少了 52%,而高劑量組(0.3 mg/kg)的血清 TRR 則減少了 87% [8-11],比 Onpattro 和 Tegsedi 的 80% 還要好一些,不過 NTLA-2001 的優勢在於它只需一劑,Onpattro 則需每三週施打一次,Tegsedi 也要每週一次 [6, 8]。副作用方面,只有三個人出現輕微副作用,沒有觀察到嚴重副作用。臨床結果發表當週也是他們的 IPO,以每股 $145 的價格上市 [12]。



CTX001 和 NTLA-2001 不同的地方在於 CTX001 是把目標細胞抽出來基因編輯,NTLA-2001 則是需要把 CRISPR-Cas9 送進體內,因此如何讓它到準確地達目標器官或細胞是需要克服的瓶頸。雖說 Intellia 第一期臨床試驗目前看來頗為成功,但因為目標器官是肝臟,大多經由靜脈施打的 liposomes 都會先被肝臟吸收。Dr. Doudna 日前在 CNBC 訪問時表示,CRISPR 基因治療能有局限,要如何把 CRISPR-Cas9 送進目標器官裡仍是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13],不過要是能克服這個瓶頸,未來便可應用在更多疾病治療上。


Clinical trial: NCT04601051


[2022-09-29 update]

Intellia 研發的、用來治療遺傳性澱粉樣蛋白疾病(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hATTR)的 CRISPR 基因療法 NTLA-2001 的最新報告顯示,只需一劑就夠了。在靜脈施打一劑 NTLA-2001(0.7-mg/kg) 的 28 天後,TTR 降了 93%。

而他們的另一個藥物 NTLA-2002 正在第 1/2 期臨床試驗中,是用來治療罕見疾病 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病徵是血液中的 bradykinin (緩激肽, 血管擴張劑)上升,血管外部的體液堆積擠壓到血管,造成血液流通或淋巴液流通不順暢,導致手腳和臉部等部位水腫。HAE 是一種顯性的遺傳疾病,因此只要父母其中之一有這個突變的基因,小孩就有 50% 的機會得到。HAE 是由於 C1 inhibitor (C1-INH) 不足所引起的,C1 inhibitor 是一種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由基因 SERPING1 表現,SERPING1 的突變會導致 C1 inhibitor 無法表現或是功能缺失。後來研究發現,除了 SERPING1 外,factor XII (F12), plasminogen (PLG) and angiopoietin 1 (ANGPT 1) 的突變也會造成 HAE,95% 的 HAE 是由 SERPING1 突變造成的。C1 inhibitor 主要是抑制 F12 和 kallikrein,因此 C1-INH 不足或功能不正常會導致 F12 和 kallikrein 無法被調控,進而造成 bradykinin 上升。NTLA-2002 即是針對 kallikrein,最新的臨床節果顯示 75 mg 的劑量可以在施打八週後降低血液中 92% 的 kallikrein。



References:

1. H Frangoul et al,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for Sickle Cell Disease and β-Thalassemia. NEJM (2020)

2. Vertex / Vertex Pharmaceuticals and CRISPR Therapeutics Amend Collaboration for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CTX001™ in Sickle Cell Disease and Beta Thalassemia (April 2021)

3. JD Gillmore et al, CRISPR-Cas9 In Vivo Gene Editing for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NEJM (2021)

4. GY Park et al,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Involving Transthyretin in Amyloidogenic Diseases. Int J Mol Sci (2019)

5. US FDA / FDA approves first-of-its kind targeted RNA-based therapy to treat a rare disease (Aug 2018)

6. Ionis / Akcea and Ionis Receive FDA Approval of TEGSEDI™ (inoterse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Polyneuropathy of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Mediated Amyloidosis in Adults

7. Gene Online / Intellia Trials CRISPR Drug as Permanent Cure to Fatal Hereditary Disease (Oct 2020)

8. MedCity News / Intellia’s early CRISPR trial data validate a drug pipeline and the gene-editing field (June 2021)

9. CRISPR News / Clinical Trial Update: Positive Data for First Ever In Vivo CRISPR Medicine (June 2021)

10. Clinical Trials Arena / Intellia and Regeneron report positive data of CRISPR therapy for ATTR (June 2021)

11. Intellia and Regeneron Announce Landmark Clinical Data Showing Deep Reduction in Disease-Causing Protein After Single Infusion of NTLA-2001, an Investigational CRISPR Therapy for Transthyretin (ATTR) Amyloidosis (June 2021)

12. BioSpace / Intellia Tops Busy Period with $600 Million IPO

13. CNBC / How CRISPR gene editing will treat diseases in future: Nobel-winning Intellia co-founder Jennifer Doudna

14. Intellia / Intellia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ositive Interim Clinical Data for its Second Systemically Delivered Investigational CRISPR Candidate, NTLA-2002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 (Sept 2022)

15. FIERCE Biotech / Intellia's gene editing therapies both post early successes as evidence grows for CRISPR potential

16. Biopharma Dive / Intellia offers first look at CRISPR drug for rare swelling disorder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mRNA 疫苗的崛起

關於 mRNA 用在疫苗和治療上的研究,並非前年疫情後才開始的。

1. 第一次成功使用 mRNA 在動物裡表現是在 1990 年時,分別用 DNA 和 RNA expression vectors 在老鼠體內表現蛋白,表現效果和 in vitro 在培養細胞裡的表現差不多。

JA Wolff et al, Science (1990); PMID: 1690918 DOI: 10.1126/science.1690918

2. 但是相較於 DNA 或蛋白治療,初期投入在 mRNA 治療上的研究甚少,主要原因有三:不穩定性(instability),容易降解、易引起免疫反應(high innate immunogenicity),因為細胞表面和細胞內有很多 mRNA sensor,和不易於送入體內和表達(in efficient in vivo delivery)。

3. 然而,隨著這幾十年科技的進步,用 mRNA 治療不再遙不可及,用在疫苗上的好處有:
a) 安全性 - 非感染因子,也不會插入染色體造成突變,可以被細胞代謝,也因此可以反覆施打。
b) 透過改造 nucleotides,可以增加它的穩定性和表現效果,也可以調整引起的免疫反應。
c) 可以改造 carrier molecules,使它更容易被送入細胞。
d) 可以快速大量生產

4. mRNA 結構本身的改善可以從 5' Cap, UTR, CDS (coding sequence), 3' PolyA tail 和 purity 上下手,例如純淨度高可降低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和增高蛋白表現,5' 和 3' UTR 也會影響蛋白表現。另外,調整 GC content 和 nucleotide modification 都可以改善蛋白表現和免疫反應。

5. 運送的種類有 liposome, polymer, polysaccharide particle, lipid nanoparticle (LNP), lipid/cholesterol nanoparticle, lipid/cholesterol/PEG nanoparticle 等等。

6. mRNA 在傳染性疾病和癌症治療上的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競爭在過去五年相當激烈,其中包括了 nucleotide modification 和 delivery methods。專利申請上有 70% 來自業界,除了目前廣為人知的 Moderna 和 BioNtech 外,還有 GSK, Bayer 和久光製藥(Hisamitsu Pharmaceutical),其中 Moderna, CureVac, BioNtech 和 GSK 四家公司就佔了快一半的 mRNA 專利。

7. 在疫情前,已在研發中的 mRNA 疫苗包括肺癌、胰臟癌、流感、狂犬病、伊波拉和 HIV 等等。

8. mRNA 上的投資,在 2015 年到 2020 年間成長了 94.2%。三家代表公司為 Moderna, BioNtech, CureVac,自 2015 年來吸引了 USD $2.8B 的投資,Moderna 在 2018 年時的 IPO 約為 $7.6B。自 2017 年開始,RNA 相關的投資也大量增加,例如投在 Arrakis, Expansion, Shyhawk 和 Ribometrix 的就有 USD $262M。

9. FDA 許可的 RNA therapy 目前有治療 DMD 的 Eteplirsen (2016), 治療 SMA 的 Nusinersen (2016) 和治療 FCS 的 Volanesoren (2019) 等等。



References:

N Pardi et al, mRNA vaccines — a new era in vaccinology.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8)

F Wang, RNA therapeutics on the rise.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0)

C Martin & D Lowery, mRNA vaccin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scape.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0)

NAC Jackson et al, The promise of mRNA vaccines: a biotech and industrial perspective. Nature Vaccine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