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過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過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你對牛奶過敏嗎?也許可以來個腸道菌移植治療

你是屬於會對牛奶過敏的人嗎?最近有研究顯示,腸道菌移植可能可以使你不再對牛奶過敏。

之前有研究顯示,對牛奶過敏(cow's milk allergic, CMA)的小孩的腸道菌落和不會對牛奶過敏的有些不同,也顯示某些腸道菌似乎可以降低對食物過敏的風險,於是科學家們想試試不會過敏的小孩的腸道菌是否可以使身體不再對牛奶裡的乳球蛋白 β-lactoglobulin (BLG) 產生免疫反應。

他們把八位幼童的腸道菌移植到在無菌空間生長的老鼠體內,移植的方法是把處理過的糞便經由食道直接灌到老鼠胃部 --intragastric gavage。這些無菌老鼠(germ-free mice, GF mice)是敏感體質,會對 BLG 和 cholera toxin 產生過敏反應,除了體溫會下降外,身體也會製造 BLG 的抗體 IgE 和 IgG1。八位幼兒中有四位是健康沒過敏的和四位 CMA 過敏兒,CMA 幼兒有吃 hydorlyzed casein 治療過敏情況,健康幼兒則吃標準牛奶基底的配方奶。

無菌老鼠分為三 組,一組是完全沒接受腸道菌移植的 GF mice,一組是接受健康幼兒糞便移植的,和一組接受 CMA 過敏兒移植的。腸道菌移植 42 天之後,他們給老鼠 BLG,然後觀察是否出現過敏反應。結果顯示未接受腸胃道菌移植的和接受 CMA 腸道菌的出現了過敏反應,包括體溫下降和血液裡有大量的 BLG-specific IgE 和 IgG,而接受健康幼兒腸道菌的老鼠則沒有出現這些反應,他們也試了喝母奶的健康兒和 CMA 過敏兒的腸道菌,移植健康幼兒腸道菌的老鼠同樣沒出現 BLG 的過敏反應,但是移植 CMA 腸道菌的老鼠有過敏反應,表示牛奶或是母奶並不是造成過敏的原因。

所以,到底健康幼兒和過敏兒的腸道菌落有什麼不同呢?科學家們分析了這些幼兒的便便,看看到底哪裡不同,結果發現兩者之間有 58 種菌的菌量不同。另外,他們除了分析有哪些菌在健康兒體中比較多,哪些在 CMA 體中比較多外,同時也分析了老鼠的糞便,然後和幼兒的做比對。結果顯示接受健康幼兒腸胃道移植的老鼠,糞便裡富含 Clostridia 家族下面的一種菌 Lachnospiraceae,這種菌之前被認為可以保護宿主身體不對食物過敏。

接著,他們採集了老鼠腸胃道的表皮細胞(ileal epithelium)做分析,發現接受健康幼兒腸道菌的老鼠會表現不一樣的基因,有幾個基因的表現比接受 CMA 的老鼠高,顯示腸道菌會影響宿主的基因表現和免疫系統。他們再用基因表現量的差異做區分去比較這些老鼠的腸道菌,結果顯示接受健康兒腸道菌移植的老鼠體內富含的幾種菌落皆屬於 Lachnospiraceae,並且是以 Anaerostipes caccae 為主。

之後,他們想確認 A. caccae 是否為影響基因表現和避免過敏的主要因素,於是把這株細菌移植到無菌老鼠裡,結果出現了相同的變化,例如表現量上升的基因和接受健康幼兒的腸道菌移植的老鼠的是一樣的,而且這些老鼠對 BLG 也沒產生過敏反應,顯示 A. caccae 在保護幼兒不對牛奶過敏上佔有很大因素。



Article:

Mindzilla / Gut Microbes from Healthy Infants Block Milk Allergy Development in Mice (Jan 2019)


Paper:

T Feehley et al, Healthy infants harbor intestinal bacteria that protect against food allergy. Nature Medicine (2019)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腸道菌也許可以用來治療氣喘和過敏

下面列點筆記,沒有特別整理。

* 太乾淨的環境可能誤導免疫系統,使它在遇到些微的外來物(包括食物中的蛋白質)時變反應太過,造成過敏。

* 嬰兒在一歲就接受抗生素,得到氣喘的比例比較高。

* 他們給 germ-free mice (生長在無菌環境裡的無菌鼠)幼鼠和成鼠抗生素時,之後再給牠們常用的過敏原 ovalbumin (OVA) 去引發過敏反應,結果只有幼鼠出現明顯的哮喘反應,抗生素對成鼠沒有產生哮喘反應。另外,抗生素也影響了幼鼠和成鼠的腸道菌落,但是不同的改變。

* 他們收集了三百多個嬰兒出生時、三個月大時和一歲時的糞便,他們檢驗分析後,發現有四種腸道菌在有氣喘和沒氣喘的小孩中是不同的:Faecalibacterium, Lachnospira, Veillonella & Rothia。他們把這四種集合稱為 FLVR,音為 flavor。如果小孩在三個月大時有這四種細菌,得到氣喘的機率就很小。反之,如果你的 FLVR 很少,那就有較高的機率有氣喘。之後,他們把 FLVR 給無菌鼠吃,吃了細菌的無菌鼠出現肺炎和氣喘相關症狀比沒吃的還要輕。

* 去年 UCSF 的一篇研究顯示,當嬰兒在一個月大時如果缺少某些腸道菌,那他們在兩歲時出現過敏症狀和在四歲時出現氣喘症狀的機率比其他人高三倍。

* 2014 年時有篇研究顯示,五天的健康飲食就可以改變腸道菌的生態,吃很多青菜(plant-based diet)的人的腸道菌比吃很多肉(meat-based diet)的人健康。

* 家裡有養狗或貓的人,得到過敏或氣喘的機率比較小。家裡有養寵物的人,體內腸道菌落的種類比較多。

* 體內的腸道菌落是互相依附和互相影響的,因此產生出獨特的環境,改變一種細菌就會改變整個環境。

* 腸道菌並不是你吃進去後就會順利在你體內住下來了,很多情況是過幾天後它們就消失了,所以需要每天吃。



Articles:

Allergic Living / Why Are There So Many Food Allergies Today? (by Dr. S. Sicherer) Allergic Living (2015)

CIFAR / Missing bacteria linked with asthma (2015)

UCSC / Interview: B. Brett Finlay, microbiologist (2017)

Allergic Living / Inside the Microbiome: Why Good Gut Bacteria Is the Big Hope For Allergic Disease. (2017)


Papers:

SL Russell et al, Early life antibiotic‐driven changes in microbiota enhance susceptibility to allergic asthma. EMBO Reports (2012)

LA David et al, Diet rapidly and reproducibly alters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Nature (2014)

M Arrieta et al, Early infancy microbial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affect risk of childhood asthma.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