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精子全力衝刺追上卵子的關鍵

哺乳動物的精子在射精前,儲存在副睪尾部的精子處於休眠狀態,能量需求極低。而在射精並進到雌性生殖道中後,精子會經過一個獲能(capacitation)過程,此過程會迅速產生大量能量讓它可以加速游動,全力追到卵子進行受精。

不過,這大量的能量是從哪裡產生而來的?

▍從休眠到高耗能的轉換


由之前的研究得知:
  • 獲能啟動機制:休眠到活化的轉換是由精液中的碳酸氫鹽(bicarbonate)所啟動,進而活化 sAC (soluble adenylyl cyclase) 和 PKA (protein kinase A),sAC/PKA 訊息傳遞途徑會磷酸化各種蛋白,包括離子通道、酵素等等。
  • 能量生產路徑:精子用來產生 ATP 或其他高能分子的代謝機制是透過糖解作用、PPP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和氧化磷酸化(oxphos)。獲能過程會大量消耗葡萄糖,同時也會提升糖解作用(glycolysis)和氧化磷酸化(oxphos)的效率。
  • 代謝目標:與體細胞不同,精子代謝的唯一目標是生產能量,而非合成胺基酸、脂肪酸和膽固醇等等用來促進細胞生長的物質。
  • 構與功能區分:負責 TCA 循環和 oxphos 的粒線體集中在中段(midpiece),而糖解作用的酵素主要位於鞭毛主段(Principal Piece, PP)。

這其中不知道的是:精子在獲能過程中,低能量的休眠狀態到高耗能的活化狀態是怎麼切換的?

▍醛醇縮酸酶(aldolase)是關鍵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 PNAS 的研究利用 13C SIL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追蹤從老鼠附睪分離出的精子在獲能前後,其葡萄糖在代謝網絡中的流向,經此發現精子在游向卵子過程中,醛醇縮酸酶(aldolase)扮演了轉化能量的重要角色。

◻️ 調控點是 aldolase,而不是 PFK


PFK (phosphofructokinase) 的功能是把精子中和體細胞中的 F6P 轉換成 F1,6BP,是糖解作用中的 rate-limiting steps,但研究團隊發現在獲能過程中 PFK 的活性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他們猜測水解作用的效率是受到 aldolase 的調控。

醛醇縮酸酶(aldolase)的功能是將 F16BP 轉換成 DHAP 和 GA3P,在獲能的初期,PKA 會磷酸化(tyrosine phosphorylation)醛醇縮酸酶使其活化,但由於精子沒有轉錄和轉譯活動,無法製造新的酵素,他們也沒有觀察到因獲能而增加 aldolase 的活性,研究團隊推測 PKA 是透過磷酸化改變 aldolase 的位置,使它更容易接觸到 F1,6BP,進而加速糖解作用。

精子衝刺的機制

◻️ 精子不同部位的功用


精子分成三個部分:頭(head)、中段(Midpiece)和尾部的鞭毛(tail, flagellum)。

尾部又分為兩部分:主段(Principal Piece)和尾段(End Piece)。
  • 精子中斷(Midpiece):也存在糖解作用。在含有線粒體的精子中段,葡萄糖經糖解作用產生的丙酮酸(pyruvate)被送入粒線體進行 TCA cycle,並進一步透過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使能量產量最大化。
  • 鞭毛主段(Principal Piece):不含線粒體,但有豐富的糖解酵素。糖解作用產生的丙酮酸被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還原為乳酸(lactate)。

這個過程有兩個作用:
  1. 再生 NAD+:確保有足夠的氧化型 NA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供應給上游的糖解作用,使其能持續保持高效運作。
  2. 防止細胞酸化:產生的乳酸會被快速分泌至細胞外,防止細胞內部 pH 值下降而影響細胞功能。

◻️ 內帶能量庫:精子在獲能初期,粒線體產生的檸檬酸鹽(citrate)並非是外來的,表示精子本身就存有能源。它們可能把丙酮酸或游離脂肪酸等等存放在中段,以便在啟動獲能時可以即時供應給粒線體。

▍結論


精子在射精前和射精後是由 PPP 轉變成糖解作用,其中關鍵酵素為醛醇縮酸酶(aldolase)。

◻️ 休眠時(射精前):精子代謝緩慢,葡萄糖有很大部分被分流至 PPP 途徑,以產生足夠的 NADPH 等等以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害,此時犧牲了 ATP 的產量。

◻️ 活化時(獲能中):

為了應對運動和獲能的大量能量需求,sAC/PKA 訊息傳遞途徑被啟動,導致:
  1. Aldolase 活化:代謝重心從 PPP 轉向糖解作用。
  2. 精子中段:糖解作用進行最高效的氧化磷酸化,產生大量能量。
  3. 尾部主段:糖解作用高速運轉使鞭毛可以高速擺動,並將丙酮酸轉化為乳酸排出。
這個發現可能可以用來治療不孕症,以及開發新型的非賀爾蒙男性避孕藥。

目前男性避孕藥的研發開發主要著重在阻止精子的產生,不過有幾個缺點:
  • 生效時間長:無法隨時使用,需要事先安排。😂
  • 副作用:通常是賀爾蒙類藥物,常會產生副作用。

未來也許可以針對精子的代謝機制,開發非賀爾蒙、可隨需使用、且副作用較少的男性避孕藥。



☕️ 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歡迎賞一杯咖啡。😊

合作邀約: nonproscience@gmail.com
📍文稿:科普文、公司文、產業文等等
📍諮詢:實驗設計、加拿大研究所、生科產業



Article:

Fuel for the finish line: How sperm achieve ‘overdrive’ | MSUToday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S Violante, A Kyaw, L Kouatli et al. Sperm meet the elevated energy demands to attain fertilization competence by increasing flux through aldolase. PNAS (2025) DOI: 10.1073/pnas.2506417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發表意見